俄轰炸机逼近阿拉斯加遭北美拦截!战争升级正威胁着全球的餐桌

俄罗斯国防部称,俄罗斯空天军出动2架图-95MS战略轰炸机在太平洋、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上空进行巡航。北美防空司令部表示,在确认俄轰炸机进入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后,已紧急出动两架F-16战斗机进行拦截。

作为前苏联留下的镇国利器,图-95MS轰炸机可配备核武器。目前北约有14个国家正举行例行核威慑演习,而俄方也紧接着表示俄军将在10月下旬展开核演习。

新闻越短,事情越大。有外媒表示,以上种种动作不能排除俄向美方“威慑”的可能性。

美利坚大学核研究所所长彼得·库茨尼克表示,美俄现在的关系非常紧张,他强调,在这种紧张时刻,美俄间的军事对抗可能一触即发,甚至有发展成战争的风险。

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今日也公开表示,北约正接近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冲突的边缘!

而重重战事背后,则是全球粮食危机的恶化!

俄乌战争再升级,

“赫尔松之战”一触即发!

一边是美俄正面相对,一边是俄乌热战升级。

在持续用导弹和无人机轰炸乌克兰基础设施之后,俄罗斯总统普京又宣布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地进入战时状态。此外,普京还下令在俄罗斯边境地区实行“中等应急响应”,提高中央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战备等级。

目前,俄乌战场局势有两个信息密切关注,一是俄军已经开始撤离赫尔松地区的居民。外界推测,此举是俄军正准备在赫尔松地区准备与乌军进行一场高烈度大战,当地亲俄官员也间接证实了这一说法。

二是在俄白两国宣布组建联军后,目前已经有近一万俄军以及大量武器装备进入白俄罗斯境内。这意味着,俄军有可能会再次选择借道白俄罗斯突袭基辅,或是对乌克兰的西部地区发起攻势。

此外,普京之前在亚信峰会上已证实,俄罗斯已经完成了22万人的征召。按照这个速度,预计10月底至11月初,30万大军便可动员完毕。

展开全文

本周乌克兰夜间气温已接近零摄氏度,寒冷冬季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对乌克兰局势的担忧。俄军向来有耐苦寒的传统,这部分兵力一旦能够投入战场,俄军在局部地区将具备转守为攻的条件。
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曾表示,即将到来的冬季将是乌克兰整个历史上最艰难的冬天……

黑海粮食协议或生变数

全球粮食价格反弹

在战场之外战线上,俄罗斯也动作频频。近日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表示,莫斯科方面准备在下个月拒绝续签黑海粮食协议,除非它的要求得到满足。

黑海粮食出口协议是7月时在联合国与土耳其的斡旋下艰难达成的,协议将于下月到期。该协议为乌克兰恢复从黑海出口粮食铺平了道路,俄罗斯则获得了粮食和化肥出口的保证。

俄罗斯和乌克兰均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,黑海粮食协议的达成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自协议实施以来,已有341艘货船驶离乌克兰南部港口,乌方统计已经出口750万吨农产品。

若黑海粮食出口协议破裂,可能将导致全球粮食危机再度恶化。

俄罗斯表示,在俄军解除部分封锁后,乌克兰的粮食和化肥的确能够正常出口,但俄罗斯这边的粮食出口却依然受到限制,其出口的谷物根本无法进行正常交易,这让莫斯科感到十分愤怒。

乌克兰在黑海沿岸港口目前仍存在着装载设备不齐全、水雷、引航员不足等风险,虽然乌克兰声称要在8-11月将滞留乌境内的2000万吨谷物尽快出运,但这就意味着10-11月必须满负荷发运才能接近其目标,俄罗斯显然不会轻易答应。

农业咨询公司SovEcon的分析指出,黑海地区粮船的发船速度已经放缓,对船只的检查时间长达15天,是9月初的两倍多。

此外,自俄乌冲突以来,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两大钾肥主要出口国出口被堵,导致化肥价格持续上涨,全球化肥价格处于历史高位,也间接提高了大米的种植成本。

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,全球9月食品价格指数虽然实现连续六个月回落,但9月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.5%,多种主要粮食的价格都出现了“反扑”,其中大米价格指数上涨2.2%,小麦价格指数上涨2.2%。

中信建投期货首席研究员田亚雄表示,潜在的西方制裁升级进一步阻断俄罗斯农产品、肥料向全球市场的供给,并继续推升未来产季的价格。

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也发出警告称,全球粮食危机持续加深,世界可能再次面临创纪录的饥饿年。联合国预计,到12月,超过2090万人将面临粮食安全的危机。

极端干旱及禽流感

正在挑战全球餐桌

近期粮食价格上涨,一方面是粮食主产国出口不畅,另一方面源于全球气候异常。

近期美国中西部地区旱情加剧,美国农产品运输的动脉——密西西比河水位近日更是降到了1954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,部分运输航路出现中断。

作为贯通美国南北交通大动脉,密西西比河不仅承载着美国60%的粮食运输,还承担着石油、化肥等重要商品运输,对全球贸易至关重要。

目前正值美国农作物运输的关键时刻,往年这个时候南下驳船运送着玉米与大豆等农产品,北上驳船则装载着农民所需的肥料,航运中断将严重影响美国农产品和肥料的运输。

全球另一大粮食出口国印度,其主产区则遭遇了暴雨和干旱的双重打击。

先是部分种植区夏季遭遇高温干旱,降雨量比往常低40%左右,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8%,小麦减产15%以上。到了10月份,降雨量又较往常增加15%,雨期也较往年更长,这给即将成熟大米、豆类、棉花作物带来新的风险。

目前印度政府也下调产量预期并限制出口,此前9月初,印度还宣布对部分大米征收20%的出口税。受干旱影响,阿根廷也正考虑收紧小麦出口管制。

除了谷物之外,由于禽流感形势正变得愈发严峻,欧美目前肉禽供应也正受到冲击。

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,2022年以来,美国因禽流感扑杀的鸡和火鸡数量已超4700万只。这也导致美国鸡肉价格持续飙升,火鸡胸肉零售价格已经达到创纪录的6.7美元/磅(约合人民币106.7元/公斤),同比飙涨112%。美国农业部预计这波禽流感疫情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夏天。

欧洲37国也遭遇了禽流感袭扰,目前累计感染范围及扑杀禽类数量都已经创下欧洲历史之最,近5000万只家禽已被扑杀。

气候异常和禽流感,让全球不同国家的民众遭遇到严重的“餐桌挑战”!

多国物价增长仍处于高位

正深刻影响资本市场

昨日,美联储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。报告指出,美国全国经济活动在净额上小幅扩张,不过物价增长仍处于高位,各行业进货价格大幅上涨。在通胀持续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,一些行业或地区对需求疲软和经济衰退产生担忧,认为前景变得更加悲观。

这份报告根据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调查结果编制而成,也称“褐皮书”。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“褐皮书”,通过地区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。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
周三,市场收到了来自英国、欧盟和加拿大的9月份通胀数据,三个国家CPI同比分别上涨10.1%、9.9%、6.9%。值得注意的是,数据显示英国食品价格正以42年来最快速度上涨,过去一年平均上涨14.6%。

在俄乌冲突依然遥遥无期的情况下,不少机构认为海外经济体的通胀问题仍不容乐观。据一项调查显示,34名受访经济学家中有近65%的人表示,欧元区的生活成本将恶化或显著恶化。

野村证券分析师也上调了对欧洲央行的加息预期,并表示通胀加剧意味着欧洲央行的加息幅度可能超过此前预期。预计欧洲央行明年将再加息100个基点,终端利率将在明年6月升至3.5%,而此前预计为在2月升至2.5%。

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昨日表示,今年大类资产的表现的两条主线,一是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大通胀,二是美联储非常规政策正常化。目前美国通胀前景还不乐观,远远没有到押注右侧的时候。四季度A股的主基调应该是谨慎乐观,行业方面可适当考虑布局新旧能源、大金融等板块,以及疫情后复苏相关且估值偏低的板块。

评论